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休闲
  • 热点
  • 知识
  • 焦点
  • 时尚
  • 娱乐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关于补缴税款、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政策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关于补缴税款、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政策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2025-09-09 07:26:57 来源:告老还家网 作者:娱乐

    今天,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补缴解释》,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税款税收损失司法同时也从最大限度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鼓励违法人员改过自新、政策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税法的发布考虑出发,《解释》对刑法关于逃税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解释有关规定进一步作了明确。

    明确补缴税款 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政策

    《解释》规定,两高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关于在公安机关立案前,补缴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税款税收损失司法在规定的从宽处罚期限或者批准延缓、分期缴纳的政策期限内足额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发布并全部履行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将纳税人补缴税款的期限规定至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前

    《解释》将纳税人补缴税款的期限规定至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前;明确补缴税款的期限,包括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延缓、分期缴纳的期限,防止逃税行为一被发现即因补缴期限短而难以补救的情形发生,将刑法规定的制度效果最大化。

    《解释》规定,已经进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被告人能够积极补税挽损,被告单位有效合规整改的,也可以从宽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上述规定,有利于在违法行为发生后,鼓励行为人及时补缴税款、挽损止损,实现当事人和国家的共赢。

    同时,《解释》还规定,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没有依法下达追缴通知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以此督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及时查处税收违法犯罪,防止失职渎职。

    明确单位危害税收犯罪的处罚原则

    危害税收犯罪,单位犯罪比例高。据统计,危害税收犯罪占民营企业犯罪的前三位,有必要对单位实施危害税收犯罪的定罪量刑原则予以明确。鉴于税收的重要性,《解释》规定,单位实施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依照本解释规定的标准执行,也就是按照自然人犯罪的标准执行。

    完善危害税收犯罪行刑衔接机制

    《解释》规定对实施危害税收犯罪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上述规定,有利于防止对违法行为人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两头不着地”的情况。

    • 上一篇:泉州中心城区9家核酸检测医院错时检测 确保高考即采即检
    • 下一篇:不同添加物对延长皮蛋干贮藏期的研究(一)

      相关文章

      • 老品牌:李子园甜牛奶,经销商抢占市场就靠它了!
      •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泉州学子获嘉奖
      • 郑州有医院不能用微信支付宝缴费 市民:不可思议
      • 泉州市“获得用水用气用网”指标全省领跑
      • 中世纪铁匠铺模拟经营游戏《铁匠大师》现已发售!
      • 历峰集团携手Miles 将开辟更广阔市场
      • 暑假期间,泉州中心市区三大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19413人次
      • 德国偏爱A卡 销量占65%超NV:RX9070XT卖最好
      • 冯骥与《星刃》制作人金亨泰微博互关 未来有合作?
      • 「招商邀请」伟业计量第5期经销商招商会议正式启动

        随便看看

      •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并网
      • 买方拖延结算拒付货款 卖方该如何维权?
      • 映象直播:3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 2022年“工爱·阳光圆梦桥”金秋助学首批助学金发放
      • 蒙古风格室内装修的设计和装饰
      • 2024国考笔试分数线出炉 面试人员名单公布
      • 解锁“五一”慢生活 洛江推出多彩文旅活动
      • 《赛博朋克2077》2.3版更新视频 晶彩车衣智动驾驶
      • 6月份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 连续两月单月正增长
      • 啄木鸟童装 夏日的百搭穿搭 T恤造型时尚耐看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关于补缴税款、挽回税收损失从宽处罚政策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告老还家网   sitemap